English

培养“有智慧”的人

二十一世纪
2000-08-24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驻曼谷记者 吴建友 我有话说

20世纪的最后10年,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应用,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推动着人类向信息社会迈进。同时,这一进程也向传统教育体系提出了严峻挑战,教育改革又成为世界性的话题。

最近,记者就21世纪的素质教育问题,采访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高等及远程教育计划专家王一兵教授。

王一兵教授说,对于何谓“素质”和“素质教育”,在世界上仍颇多争议。因为,素质或质量本身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具有不同政治、文化背景或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和个人对此会有不同的理解、定义和要求。另外,信息社会的形态只是“初见端倪”,这就决定了推进素质教育和建立新的教育体系将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和完善的过程。

王一兵认为,新世纪人的素质构成大致可分为基础层次、智力层次和伦理道德层次,每个层次都有其特定要求。

基础层次包括体能、情感、技能和能力4个要素,而其中技能则应包括学习技能、生活技能、语言技能与交流交际技能等。

在未来的信息和知识社会中,人的智力素质可分为信息、知识和智慧,其中信息是知识的原料与基础,学会和善于了解、存储、鉴别、管理、加工和利用信息是建构每个人知识基础的基本功。而智慧则是利用技能、能力和知识解决实际疑难问题及迎接各类挑战的才智,是人的智力的更高层次或最高层次。有了技能、信息和知识,不一定就能称为有智慧,因为智慧除了更高的技能、能力和知识条件外,还需要更强的心理、情感和道德素质。所以智慧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更高境界,是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基础和源泉。没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就难以开发人的潜在智力与智慧,创新精神和能力就难以发挥。

伦理是人与人相处的道德规范,对个人来说则是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和生活目的。这是新世纪人素质构成中的最高层次,没有正确的人生方向,一个人掌握的技能、信息知识和智慧将难以发挥作用。

多年来一直关注中国教育的王一兵指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注重创新能力和精神的培养,是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是中国在21世纪实现强国梦的重要条件。为此,他建议国内有关教育部门可邀请顶尖专家,就当代知识体系、结构和总量发展趋势等进行跨学科研究,打破学科间的人为壁垒,增强学科间的关联性,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按照终身教育和开放学习的要求,调整课程结构,建立新的学校教育体系。

王一兵说,现代教育对教师将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具备上述“素质”,教师必须首先达到更高水平。要使师资队伍通过培养和培训达到这一要求,至少需要一至两代人的努力。这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所必需的、也是最难以达到的条件。为此,对学校的硬件设施、管理方法、管理体制、管理水平等都将提出相应的要求。这此都需要切实作好规划,并逐步加以实现,为素质教育的实施,为创新能力和精神的培养创造条件。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